close


愛讀書的我,經常在書店站著看書,一站通常是半小時起跳,但是書局會有店員走來走去,整理書架放置書籍等等行動,常常讓我覺得很不舒服,也感覺自己都在白看書一樣,現在我發現一個購書的好地方,就是博客來網路書店,不會有店員盯著你不放的感覺,也可以想買什麼書都不用擔心結帳時外人眼光,最近買了一本遙遠的冰果室,很開心跟大家分享購買心得,加上博客來網路書店常常有不定期的優惠,比起來在網路書店買書不用大老遠跑到實體店面,算是我目前為止覺得最方便的購書模式,所以今天特別來分享一下遙遠的冰果室的購物心得!!如果你也想知道遙遠的冰果室哪裡可以用最划算的價格買到,我建議你可以到博客來網路書店看看喔!!(有公信力又安全),不滿意還可以退換貨,直接用網路不需要出門,超級方便!!!



順便附上遙遠的冰果室的網址:http://www.books.com.tw/exep/assp.php/skysun/products/0010598809

遙遠的冰果室



商品網址: http://www.books.com.tw/exep/assp.php/skysun/products/0010598809

商品訊息功能:

商品訊息描述:



橫跨五年,雜誌連載兩年,臺灣第一本當代冰果室記錄!

◇精選全臺二十二家親訪冰果老店的人情故事
◇累積五年數萬張影像,獨家收錄超過一百七十張珍貴照片
◇全臺首部見證五十年來的獨特冰果室飲食文化書

尋找冰果室只是一個起點……
低調掩飾不了美麗,常伴才見真心。
嚐一口便了然於心的,臺灣人情滋味。
臺灣古語有句話是這麼說的:「第一做冰,第二做醫生。」
從農業社會至今,一路發展以來,第一名的做冰,一直是吃力不討好的苦力活。
然而,臺灣每個大城小鎮卻各自有著一家鎮守當地住民的冰果室,
每年夏天默默揮汗,只專事清涼人們的脾胃,
看著客人們吃冰而漾開在臉上的笑臉,甘之如飴。
聰明人的輕巧捷徑,他們學不會;
代代傳子以來,凡事厚工親為,歲月在他們臉上留下為客人的堅持。

★從南到北,首部臺灣當代人情冰果室記錄。
◇一場二○○八年開始追尋臺灣冰果室獨特飲食文化的旅行
◇親訪老店的成長故事,見證臺灣過去五十年的人情小事
◇從六年萬張影像,精選全臺二十二家,超過一百七十張照片

★臺灣的冰果室不但是水果店、冰店、食堂,也是咖啡店。
◇涼圓,肉圓,三明治,熱狗,肉羹湯
◇相親,交誼,最早也最高級的在地咖啡店

★從南至北守護臺灣各鄉鎮的清涼聖事
◇冰果室指南:獨家收錄二十二家陪伴你每個炎炎夏日的冰果歷史老鋪
◇特別收錄:冰果室背後,遇見遙遠的職人
--僅存的手敲冰杓匠、五代窯冰碗公、百年製冰廠。

★嚐一口便了然於心的臺灣人情滋味
◇刨冰、剉冰、綿綿冰、水冰、冷熱冰,你分得清楚?
◇吃熱又吃冰:肉圓、熱狗、四果湯,冰果室只為讓你吃飽又吃巧!
◇開水製冰,熟食配料,每一口美味都是汗水換來的真心誠意!
◇半夜即起備料,只為讓客人從早到晚,清涼一整天!

★人情冰果室的風景
◇清心養脾的刨冰寫真
◇頭家娘的風情
◇在地鎮守居民的冰果室一隅
◇百年建築,一甲子三代傳藝首次發表

不管新聞上演著什麼樣的兵慌馬事,
冰果老鋪依然在這個混沌的世界繼續美好沒有停止過,
一如你初嚐冰,脾涼的清新依舊。

作者簡介

Hally Chen

連續五年夏天, 他是吃最多刨冰的男人!

本名陳嵩嵐,專事唱片美術設計十七年,同時熱情於攝影與文字。2008年開始跨足雜貨書籍攝影,並於多本中文雜誌撰寫專欄。專注探索雜貨、美食、文化旅行。目前連載中的專欄有《雙河彎》「人情咖啡店」、《好吃》「小吃大餐」、《come together》「男子雜貨俱樂部」。

Hally FB:www.facebook.com/hally.chen
Hally個人網站:www.hallychen.com.tw






商品訊息簡述:



熱情愛玉塊,用心一甲子。麻豆──龍泉冰店

帶著眼鏡的楊老闆甩動著手上的愛玉塊,對我解說愛玉如何製作。隨著他熱情的聲調起伏,晶瑩剔透的愛玉跟著抖動。「固定批貨給我的廠商都知道,我偏愛較小粒的愛玉果,會特地幫我過濾留下。有時上等的愛玉果一臺斤貴上一百元左右,我還是堅持要買。」他臉上不禁意露出自傲的笑容,但可能那塊愛玉實在有幾分像豬肝,晃啊晃得一直讓我分心。

好貨值千金是大家都懂的道理,但是好品質的東西也往往不一定要貴,店主心存著讓客人可以安心享用的同理心,咬牙把價差吃了下來,只為看到客人們吃了美味露出牙齒的笑容。楊老闆說臺灣的愛玉就屬嘉義阿里山野生的最知名。偏偏數量有限,又分散在海拔兩千公尺的山區,每年採收的廠商得先參加林務局的公開招標,再依得標區域進行採收,不同的山頭愛玉的品質特色也不盡相同。這兩年阿里山帶殼的愛玉果一臺斤約六、七百元臺幣上下。半臺斤的愛玉洗上五、六臺斤的開水,最後可洗出三十臺斤愛玉。

八十年前,麻豆鎮街上,夏天賣冰、冬天賣蚵嗲和湯圓的小攤子是龍泉冰店的開始。一九五一年第二代在現址掛牌開店,如今楊海龍老闆已經是第三代,一年多前初訪時,他人正在電信公司上班,只剩老闆娘和我聊天。後來臺灣經歷八八水災,麻豆淹大水的新聞一度讓我擔心店是否安好,好在楊老闆告訴我沒有造成很大損失,只是店裡一袋袋來不及撤離麻布的糖化成了糖漿,他花了好大的工夫才將滿地沾黏的糖粒清理乾淨。

老冰店就開在麻豆鎮中央市場內,我第一次來時傻傻地繞著半個足球場大的市場一大圈才找到。正門緊臨著市場外的馬路,店內和市場相通。木櫃上的佐料從粉粿、湯圓、愛玉……到芋頭,清一色老闆自家手工製,沒有半樣來自罐頭或添加防腐劑,超過一甲子的真材實料讓店裡一整天都有客人上門。店內的老竹椅和氣質優雅的老闆娘讓我印象深刻,臨走前老闆娘知道我從臺北特地搭巴士來訪堅持不肯收錢,她那句「鄉下地方沒什麼好東西可以招待」的熱情讓人掛在心頭,我一直想再回來看看。

臺灣有不少冰果室隨著季節更替,冬天休業或改賣熱食。但是龍泉冰店四季客人絡繹不絕,冷熱各有所好。夏天的「粉粿冰」爽口美味,是早期當地務農人吃冰順便填飽肚子的最愛。冬天的「麵茶熱湯圓」則是熱湯圓撒上手炒麵茶,麵茶只用麵粉、糖、芝麻三樣原料,不加豬油直接用火乾炒,老闆爽朗的拍胸脯:「保證不礙胃啦。」

可能是看我這臺北鄉巴佬太過有趣,老闆放下整店的客人,開始解釋起湯圓的製作過程。他說用來切湯圓的糯米麵糰稱為「圓仔粹」。製作前先將糯米浸泡四小時,將變軟的糯米入機器碾磨出米漿,然後將米漿裝入麻布袋以石鎮做第一次瀝乾。待外緣的米漿乾了裡面未乾之際,重新揉捏麻布袋混合兩者,束緊布袋做第二次風乾。說到這裡,老板露出得意的笑容告訴我,現在店內風乾用的壓石,其實就是上一代人力碾磨的舊石磨上那對大石盤呢。







遙遠的冰果室

商品網址: http://www.books.com.tw/exep/assp.php/skysun/products/0010598809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hillsideze3p 的頭像
    hillsideze3p

    愛用分享~~~寶寶副食品 沖泡飲品 漂亮美鞋 內睡衣 服飾 團購美食 票券 電腦 手機網路 保健食品 購物天地

    hillsideze3p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